第四届移动计算与智能感知学术研讨会在我院成功举办
时间: 2025-11-11 发布者: 文章来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审核人: 浏览次数: 132

2025118日至9日,由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的第四届移动计算与智能感知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本次会议聚焦移动计算与智能感知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与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汇聚了来自香港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多所境内外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共飨学术盛宴。

119日上午,研讨会正式开幕。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院长黄河教授出席并致辞,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在致辞中指出,移动计算与智能感知技术已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深度赋能智慧医疗、智慧生活、智能制造等多个重要领域。他强调,本次研讨会旨在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技术协同与成果转化,为该领域的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开幕式由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许佳捷教授、贾俊铖副教授共同主持。

会议特邀四位领域顶尖专家作大会主题报告,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洞察。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香港科技大学综合系统与设计系主任张黔教授以《港科大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介绍》为题,系统解读了香港科技大学综合系统与设计学部的跨学科教育模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及其特色硕士项目,为高校技术创新人才的体系化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院长、国家级人才廖清教授围绕《认知链:从另一个角度探索认知安全》展开报告,从个体与群体认知的形成与演化规律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以“认知链”为核心的认知安全研究新范式。她结合社交网络对人类认知的深远影响,深入阐述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异常信息感知、情报态势推演与认知引导,相关成果已在国家重大活动安全保障中发挥重要作用。

南方科技大学致仁书院学术副院长张进副教授以《从便捷交互到可信感知:声波与毫米波感知应用研究》为题,分享了在智能终端交互、多设备协同及智慧健康监测等方向的前沿技术探索与实际应用案例,展现了感知技术在构建可信人机环境中的广阔前景。

国家优青、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王巍教授在《射频赋能的具身智能空间感知》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射频技术在极端环境下实现空间感知的创新应用,提出了面向多感知任务的统一处理机制,为具身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新思路。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移动计算与智能感知领域的深度学术交流与技术经验共享,更构建起跨校际、跨学科的合作桥梁,为后续的科研协同、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该领域朝着更高效、更智能、更贴合实际应用需求的方向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