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博士毕业生梁小波论文入选2025年度“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
时间: 2025-11-06 发布者: 文章来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审核人: 浏览次数: 15

近日,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正式公布2025年度“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入选名单,全国共有十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此殊荣。我院博士毕业生梁小波在张民教授、李俊涛副教授的指导下,凭借论文《基于预训练模型的语言建模和推理方法研究》成功入选,展现了我院在人工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领域扎实的科研实力与高质量人才培养水平。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旨在推动我国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科技进步,激励创新研究,促进青年学者成长。2025年度评选自7月启动以来,经过材料申报、格式审查、多轮专家评审及公示环节,最终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十篇具有重要创新价值与学术影响力的博士论文。值得关注的是,除我校之外,其余获奖者均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985”高校及中国科学院相关院所,彰显了该奖项的高标准与权威性。



该论文聚焦于语言建模中的一致性与可靠性等关键科学问题,围绕统一建模与持续学习两大方向展开系统研究,致力于构建更加鲁棒、可信且具备可持续扩展能力的预训练语言模型。论文主要创新点包括:提出一致性约束建模方法、生成式奖励建模机制、基于反思思维链的推理扩展路径,以及非自回归语言建模与高效采样策略。这些方法有效提升了语言模型在分布外泛化、复杂任务推理和高效文本生成等方面的性能,突破了传统最大似然训练与自回归解码的局限,为发展具备自我反思与持续进化能力的大规模语言模型开辟了新途径。


梁小波博士在学期间曾赴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百度文心、西湖大学等知名科研机构交流访学。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NeurIPSTPAMIACL等国际顶级会议与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代表性成果“R-Drop”被纳入2021年度《智源人工智能前沿报告》,并成功应用于微软多语种机器翻译、微信推荐系统及阿里电商平台等实际场景。基于博士期间的突出成果,他还荣获2025年度CCF-腾讯犀牛鸟基金与CIPS-LMG华为脑洞基金支持。

本次入选,不仅是对梁小波博士个人学术水平的认可,也充分印证了我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尤其是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前沿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进一步提升了苏州大学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竞争力。